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介绍

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介绍
更新时间:2025-08-29      阅读:71

液相色谱仪是一种利用混合物在液-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,对混合物进行分离、分析鉴定的仪器。

液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基于样品溶液在固定相(填料)和流动相(溶剂)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进行分离。具体过程如下:

1.流动相输送: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。

2.样品进样: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,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(固定相)内。

3.分离过程:样品中的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作相对运动时,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-解吸的分配过程,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,从而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。

4.检测与记录:通过检测器时,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,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,供研究人员分析。

液相色谱仪凭借高效分离、高灵敏度以及快速分析等特点,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
药物分析:用于药物的定性定量检测、杂质分析以及质量控制等。

生化分析:在蛋白质组学、代谢组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分析。

食品分析: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、农药残留以及营养成分等。

环境分析:分析水体、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,如重金属、有机污染物等。 
电话 询价

产品目录